縱觀整篇詩篇六十七篇經文,多次提到萬國、萬族、萬民,在短短的7節的經文中,有10次類似萬族的字詞。原來神的心意是透過賜福給以色列人,讓萬國可以認識祂。這使我想起當日神呼召亞伯拉罕,也曾提到要藉著他讓地上的萬族得福(創世記十二章1-3節)。

另外,詩篇六十七篇的作者在第1節開始時求神的「憐憫」、「賜福」和「光照」,是心願上帝憐憫以色列人的過去,賜福於現在,以及光照他們的未來。這樣,萬國可以從以色列人身上見識到以色列人所信的神是一位怎樣的神。

陸牧師告訴我們,從文獻中得知當時外邦人相信的巴力、阿舍拉,是捉摸不定和帶來恐懼的神明,為了討好它們,外邦人甚至要獻活人祭。相比之下,以色列的神是公義的,是可以認識的,祂要按公正審判萬民,引導萬族,這是何等平安和得福。

神藉著地出土產來顯明祂的賜福,讓以色列的見證展示在列國面前,讓人都能認識到神是一位樂意賜福的神。問題是我是否看得見神的看顧與供應?此外,我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,讓神所賜的福也能與其他人分享和擺上,與人一同經歷神所賜的平安。

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,我日常都容易遇到不同國籍的人,我是否願意行前一步去嘗試瞭解和關心他們屬靈上的需要?我有否讓神藉著賜福和平安給我,也將祝福帶給萬民?實在值得我深思和反省。

昔日,神要藉著亞伯拉罕賜福給萬國萬民,讓他們認識和經歷到神的平安和賜福;今天,神亦透過賜福予我,讓身邊人,特別是跨文化的人能認識到我所相信的上帝。我預備好了嗎?

日期:2023年4月15日 (星期六)
講員:陸家偉牧師
經文:詩篇六十七章
講題:萬人得救的祈求
參考:https://podcasters.spotify.com/pod/show/qbb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