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聖經經文記載主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,地點是在加利利海岸邊。當時,以西門彼得為首的門徒們,面對前路茫茫,惟有重操故業,打起魚來。這時候,主耶穌再一次向他們顯現,情況就如當初主呼召他們一樣(參考路加福音五章5-6節),提醒他們要做得人的漁夫。
主耶穌為門徒預備早點,在眾人吃的時候,主耶穌當眾問西門彼得三次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?」,而西門彼得亦回應了主耶穌三次「祢知道我愛祢」。原來當時主耶穌頭兩次用的「愛」字,與西門彼得回應的「愛」字,在原文是不同的。主耶穌所用的「愛」字,意思是「意志的愛」,亦即是「無條件的愛」,而西門彼得所回應的「愛」字,意思是「弟兄的愛」,在層次上有所不同。直到第三次主耶穌就轉用了「弟兄的愛」去問西門彼得。
我們的神是配得我們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去愛,但有時候我們達不到神的要求。但神按我們原來的本相,以祂無條件的愛去愛我們,並接納我們以不完美的愛去回應祂。從彼得後書一章5-7節看到,西門彼得最後都能夠以「神聖的愛」(即是「無條件的愛」)去回應神。
主耶穌公開地三次接納西門彼得的愛,這是表明神原諒了西門彼得三次不認主的過錯,並公開委派他接受新的使命(牧養和跟從)。主耶穌吩咐西門彼得要跟從祂,甚至預告西門彼得在老年時會殉道。
朱牧師勸勉我們,對神永續初心,是要能夠為愛神而願意承擔祂所委派的使命,以及學習愛祂並堅持跟從祂。以西門彼得為例,要以「無條件的愛」去回應神,是要用一生去實踐的。
我反省自己在各方面都對神回應不足,並沒有按聖經的教導盡心竭力去愛祂,只顧自己和關乎自己的事。但是神並沒有吝嗇祂的大愛,反而讓我處處經歷到祂的保守和同在。我向天父認罪祈禱,並重新在祂面前立志,要用我一生去實踐和回應祂的愛。阿們。
其實天父接納我的不完美,祂只要求我盡力去愛和回應祂。還記得我初信主時在天父面前立志,以後要為主而活,那時我心裡火熱,事事求問神的心意。可是,隨著日子過去,那份起初的愛漸漸退去,我就忘記了從前的立志,去隨從自己的心意過活。
朱牧師的講道提醒我,不要放棄對神起初的愛,就算我的愛並不完美,也要繼續堅持學習用一生去愛神和事奉祂。西門彼得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,雖然他曾經三次不認主,曾經跌倒了,但他並沒有因此自暴自棄,反而繼續不斷學習愛主事主,最後成為眾聖徒的榜樣。
日期:2023年4月1日 (星期六)
講員:朱展明牧師
經文:約翰福音二十一章15-19節
講題:初心永續
參考:https://podcasters.spotify.com/pod/show/qbbc